“肝”货满满 —— 关于肝硬化的那些事
<< 如何做好居家防蚊,远离登革热呢?
夏天天气炎热,防治高血压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
在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另一个常见病因是长期大量酗酒导致的慢性酒精性肝病。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吸虫病、毒物或药物、遗传和代谢性疾病、胆汁淤积等均有可能进展为肝硬化。

一、肝硬化有哪些症状?
(1)肝硬化早期
也就是肝功能代偿期,通常无明显症状,或出现轻度的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恶心、上腹部隐痛、轻微腹泻等。
(2)肝硬化中晚期
当疾病恶化时,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如皮肤黄染或瘙痒、下肢水肿、腹痛、发热、少尿、鼻衄、呕血、黑便等。
(3)肝硬化并发症
肝硬化还会导致多种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如原发性肝癌、消化道大出血、血栓、感染、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肝性脑病等。
其中消化道大出血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超过80%的原发性肝癌都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旦患癌治疗效果更差,生存期更短。

二、临床如何诊断肝硬化?
诊断的金标准为肝穿刺活检,也是判断肝硬化病因及肝损伤程度的金指标。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弹性超声、CT或MRI是诊断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实验室检查也是有效的补充手段,包括肝功能、病毒DNA检测、肝纤维化四项等。

三、超声在肝硬化诊疗中的作用?
超声的优势在于无创、检查费用低、并且短期内可重复检查。同时,弹性超声在早期诊断肝硬化和监测病情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临床上可部分替代肝穿刺活检,减少肝穿刺的需求。
超声是肝硬化首选的筛查和随访手段。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肝硬化;治疗过程中的定期随访,帮助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超声检查
1.肝脏形态失常,右叶缩小、左叶和尾叶增大,肝表面不光整,被膜呈锯齿状。
2.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增粗,分布不均。
3.当形成再生结节时,肝实质可呈结节状改变,结节无明确边界。
4.肝静脉走行僵直,管腔变窄。
5.门静脉主干和左右支可有增宽。
6.合并血栓或癌栓时,门静脉管腔内可见实性低回声充填。
7.胆囊继发改变,胆囊壁毛糙、增厚。
8.肝硬化继发门脉高压时,可出现脾肿大。
9.肝硬化失代偿时,腹水形成。
10.CDFI: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可呈双向血流或离肝血流。

五、肝硬化如何治疗?又能否逆转呢?
目前没有药物能直接治疗肝硬化,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病因治疗,如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需严格戒酒、脂肪性肝病则需控制饮食等。
早期发现肝硬化,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有效延缓肝硬化进展、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同时有助于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六、肝硬化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呢?
饮食注意事项:
1.宜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但是血氨升高时需限制进食蛋白质。
2.限制饮酒。无论肝硬化是否为酒精性肝硬化,都应避免饮酒,饮酒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肝损伤。
3.合并腹水者应限制水钠的摄入(高钠食物有:咸菜、酱菜、罐头食品、含钠味精等)。
4.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宜食菜泥、肉沫等软食,禁食粗糙坚硬的食物。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谨慎服用药物,用药前咨询医生,不服用疗效不确定的药物、不正规的中药偏方和保健品。
2.避免感染。肝硬化患者更易发生感染,因此应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生活习惯。
3.避免腹内压剧增。大量腹水时,应避免使腹内压突然剧增的因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

医 生 提 醒
1.保护肝脏,需从预防做起,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2.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是肝硬化防治的重要举措。
3.若已进展为肝硬化,则应定期随访,并定期行肝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