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又到了手足口病高发期!
<< 上海抽检534批次食品,6批次方便粉丝、营养素等不合格
夏天天气炎热,防治高血压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多发于夏、秋两季。临床以手、足、臀部及口腔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伴随发热。有的孩子仅有疱疹性咽峡炎,有的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

哪些人易患手足口病?
本病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且容易在托幼机构里引起流行。成人症状比儿童轻微,但同样具有传染性。

主要通过哪些方式传播?
肠道病毒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经呼吸道(咳嗽、打喷嚏等)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注意:得了手足口病以后,从发病到皮疹消退后10天内,均具有传染性。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疤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在本病流行期间 (夏秋季) 减少到公共场所
教导孩子注意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一定要告诉宝宝,在把手洗干净之前,不要揉眼睛、抠鼻子、吃手,或者伸手抓东西吃。宝宝和家长都需要使用七步洗手法做好手卫生。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餐具,避免与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亲密接触。

3.患儿的健康监护和治疗护理
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年龄3岁以下、病程3天以内如出现持续高烧(体温38.5C以上超过3天)、神经系统异常(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易惊、烦躁或肢体颤抖抽搐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