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百科 > 健康宝箱 > 不同年龄段人群,体检项目该如何选择呢?
新闻中心
不同年龄段人群,体检项目该如何选择呢?

<< 当前正是传染病高发阶段,应该防范哪些常见的传染病?
如何正确使用耳机,避免听力损害?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年一次的体检成了必交的“健康考卷”。可是,不同年龄段人群,体检项目该如何选择呢?选错了体检项目,不仅多花冤枉钱,还可能遗漏本应该筛查的问题,造成病情延误。这里有一份“不同年龄段体检攻略”,供大家参考。


A-SY01.jpg


20岁以上


20以上人群,毕业工作,交际增多,进入育龄期,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处于较高水平。这个阶段除了基本体检,需多注意传染病的筛查和预防,比如肝炎、消化道感染(幽门螺杆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肝功能、血常规、肺部摄片等。


2、“X”体检项目中,建议增加传染性疾病(HIV、梅毒、乙肝、幽门螺旋杆菌等传染性指标检查)筛查。


特别注意的是,女性在20岁以后就要开始注意乳腺和妇科生殖系统方面的健康筛查,可选择乳腺B超/乳腺钼靶、妇科B超等。有性生活女性可加做HPV检查、TCT检查等。依据年龄和健康状况,乳腺和妇科方面疾病建议每年至少筛查一次。



30岁以上


而立之年后,生活压力大、代谢下降、运动不足、容易发胖,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容易出现异常;久坐不动者颈椎腰椎容易出现问题。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


2、“X”体检项目中,除往年项目之外,根据个人症状可选择性增加颈椎、腰椎等检查项目;若基础检查中血糖出现异常,建议加查餐后2小时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由于甲状腺结节和肺部结节检出率增高,存在一定的恶性比例,建议增加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检查、肺部CT检查,选择性增加肿瘤标志物筛查等。



40岁以上


40岁以上人群进入健康高危期,这个年龄段的人精力体力大不如前,开始体会到“断崖式衰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上升,心脑血管开始老化,患恶性肿瘤的比例增高。这个阶段尤其要监控血压血糖血脂尿酸,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做好肿瘤筛查,特别是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心电图、血脂、血压、血糖、尿酸等;


2、“X”体检项目中,在既往体检项目的基础上,建议重点排查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情况,可选择冠脉CT、肺部CT检查,选择性增加劲动脉B超、泌尿系B超、肿瘤标志物筛查、头颅磁共振等。


中年女性应重点关注女性疾病,可选择乳腺超声或乳腺钼靶筛查乳腺癌,HPV+TCT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妇科B超筛查卵巢囊肿、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子宫肿瘤等。更年期女性可选择性激素6项检测激素水平,为临床用药干预提供依据。



50岁以上


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问题,还要特别关注胃肠道问题和骨骼问题。


1、基本体检项目中,建议重点关注:心电图、血脂、血压、血糖、尿酸、大便常规+隐血等。


2、“X”体检项目中,在40岁以上应查项目外,建议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测、胃镜、肠镜、骨密度检查、脑血管风险检查(颈动脉B超、经颅多普勒等)。建议普通人群每2--3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有既往病史或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1次胃肠镜检查。



60岁以上


60岁以上,建议至少每年做一次全面大检查。


以上根据年龄的划分只是一个大概范围,具体到每个人,需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才能给出个性化建议。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