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一轮的医改政策,医用设备得到又一次的刺进发展
<< 医用设备顺差继续缩小 增长率保持10%
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分析 >>
面对新一轮的医改政策,医用设备得到又一次的刺进发展
2009年新医改调集了各部委力量,方向明确、分工明确,使得11配套政策较具操作性。同时,从出台的每个政策可以看出,每个政策对行业以及行业龙头而言都是利好,都是一次行业洗牌,有利于扶强汰劣。
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四大体系,即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和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国家在新医改的投入上,2009年政府卫生投入跃上6000亿元台阶,同比翻倍增长;2009-2011年增量投入较存量增幅77%,三年总投入将达到近2 万亿元,新增8500 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 占比>5%,政府投入占比将快速跃升至38%。
在新医改的政策推动下,医用设备市场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未来,基层医改仍然继续,但阶段性的侧重点会不一样。随着基层能力的提升,中国的医疗行业又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课题,例如城镇化、老龄化。未来10年将是中国医改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最终将反映到大家是否看得起病、谁来负担的问题。GE医疗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将是,如何从根本,从“早健康、早诊治”这个角度去预防疾病,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成本。
发展中国家相信也不同程度地有与中国基层医疗市场类似的特点,而GE医疗在中国基层市场获得的经验是:必须深入了解基层需求,因地制宜地提供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
基层医疗市场在产品需求特点上除“可以负担的起”和“耐用”两个必要的需求之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独特需求:一是产品的易用性,充分考虑操作便捷性,简化流程、内置一体化操作程序或自动教学系统,方便基层医护人员学习操作;二是产品的移动性,西部山区普遍交通不便,小型、便携的产品可以方便基层医疗人员外出问诊,让广大偏远地区的人们享受到医疗服务;三是产品的互联性,比如远程超声,乡镇卫生院超声科技师在扫描到图像之后,可以实时联系到大医院的专家,进行实时教学、会诊,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断能力,提高基层医疗的质量,扩大医疗可及性。
我国目前有县及县以上医院1.3万家,乡(镇)卫生院5.2万家,医院病床数达300多万张。如果全国1.3万家县级以上的医院,都能基本达到日本1980年医院医疗仪器设备标准(每100张床位为人民币80万元),那么,我国医用设备设备市场的增量空间超过240亿元。
根据新医改的相关方案,卫生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将投资1000亿元,支持建设全国约2000所县医院、5000所中心卫生院和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装备配置开展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
目前,全国有5万多家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改推动了各级政府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健康管理、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中应发挥主体作用。基层医改的方向是回归公益性、立足保基本,随着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和基层看病报销比例的提高,基层医27 疗机构的市场空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目前国内中低端医疗设备采购中,本土企业高居榜首,这是因为政府在基层医疗市场上优先采购国产医用设备,而医疗设备8-12年的更新周期,也保证了医用设备企业的稳定增长。
2013年开始,中央已扩大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基本设备配备,推进完善农村急救体系,救护车和必要急救设备将逐步增多。
而科技部《医用设备科技"十二五"规划》也指出,将重点发展基层卫生体系建设急需的普及型先进实用产品,以及临床诊疗必须、严重依赖进口的中高端医用设备。重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品质、低成本和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医用设备产品,满足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临床常规诊疗需求。
值得关注的动向是,以前我国中低端基层医疗市场主要是国内企业在做,现在的情况是,外资企业在保证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的情况下开始向低端市场渗透,甚至三、四线城市,进入基层医院和民营医院。以飞利浦为例,公司基础医疗业务主要关注二级、县级医院、乡镇医院和民营医院。目前公司已经在各地有120名工程师,接下来更多的人才将直接在三、四线市场进行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