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百科 > 行业资讯 > 医用设备顺差继续缩小 增长率保持10%
新闻中心
医用设备顺差继续缩小 增长率保持10%

<< 如何打造优秀的医用家具营销团队
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分析 >>

 医用设备顺差继续缩小 增长率保持10

 

    19月,我国医用设备进出口贸易额达249.01亿美元,同比增长13.83%。其中,进口108.84亿美元,同比增长20.28%;出口140.17亿美元,同比增长9.27%;顺差31.33亿美元,同比下降17.11%

  进口:康复用品增长迅猛

  进口市场

  19月,我国共从93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医用设备。从区域看,欧洲是我国医用设备最大进口市场,进口额为42.9亿美元,同比增长26.52%,所占比重为39.42%;北美洲为第二大市场,进口额为35.48亿美元,同比增长20.85%,比重为32.59%;亚洲排第三位,进口额为27.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05%,比重为25.55%,三大洲所占比重达到97.56%

  进口企业

  从企业结构看,19月我国共10,498家企业经营医用设备进口,其中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数量分别为4193家、5260家和1012家,进口额分别为44.08亿美元、38.59亿美元和25.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4%23.72%10.7%,比重为40.50%35.45%23.75%

  出口市场

  19月,我国共向21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医用设备。从出口区域看,亚洲是我国医用设备最大出口市场,出口额为4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2.96%,所占比重为32.66%;欧洲为第二大市场,出口额为37.75亿美元,同比增长5.53%,比重为26.93%;北美洲排第三位,出口额为36.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06%,比重为26.14%

  从具体国家及地区看,出口前十市场分别是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德国、英国、俄罗斯、荷兰、法国、印度和韩国,出口额合计84.23亿美元,占比60.09%。向美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有光检查造影剂、医用无纺布、助听器、药棉、纱布、绷带和监护仪等;向日本出口的主要产品有彩超、药棉、纱布、绷带、轮椅等;向德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主要有药棉、纱布、绷带、医用无纺布、呼吸机和体重计等。

  出口产品

  从产品结构看,19月我国出口诊疗设备、康复用品、医用耗材、医用敷料和口腔设材的出口额分别为61.94亿美元、29.72亿美元、26.17亿美元、17.66亿美元和4.6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0.21%9.89%8.55%2.88%24.45 %,比重分别为44.19%21.21%18.67%12.6%3.34%

  出口企业

  从企业结构看,19月我国共17457家企业经营医用设备出口,其中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数量分别为3178家、13072家和1144家,出口额分别为70.1亿美元、58.52亿美元和11.2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46%16.8%-10.06%,比重分别为50.01%41.75%8.04%

  从19月进出口金额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医用设备贸易顺差不断缩小,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医用设备市场竞争激烈,我国医用设备市场需求持续扩大,部分企业已在维持一定出口贸易的基础上,将重心转移至国内市场。从具体产品看,进口产品中仍以彩超、CTMRI、内窥镜、血管支架和直线加速器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在出口的产品中,以药棉、纱布、绷带、医用无纺布和注射器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出口的彩超、CTMRI也大多为在华的外资公司的产品。从企业结构看,进口企业中,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在企业数量和进口金额上相差不大。但在出口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比三资企业多将近1万家,但三资企业出口金额的比重却高达50.01%

 

  总体而言,2013年我国医用设备进出口贸易持续向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的刚性需求,以及国内资源不断整合,创新医用设备的逐步涌现,我国医用设备的进口、出口均将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幅度。

  当前,我国医用设备产业逐渐迎来升级换代、并购扩张、出口转型的新阶段,我国医用设备相关政策、企业技术升级和并购重组等因素将为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促使产品结构优化,产品质量提高,企业规模扩大。在全球医用设备市场刚性需求以及我国医用设备市场需求显著增长的环境下,预计我国医用设备进出口贸易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进出口额将突破330亿美元。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