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的分类具体是什么?具体包含哪些设备?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了,才能对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行更好的管理,以防出现纰漏,现具体介绍如下。
医疗器械是我们常听见的一类词,它包括很多器械,那它具体是怎样定义的?行业对它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1、医疗器械的定义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2、医疗器械的划分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生产和使用以提供具体量值为目的的医疗器械,应当符合计量法的规定。
一、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可以分为三大类,为诊断设备类、治疗设备类和辅助设备类。
1、诊断设备类
X射线诊断设备、超声诊断设备、功能检查设备、内窥镜检查设备、核医学设备、实验诊断设备及病理诊断装备。
2、治疗设备类
病房护理设备:病床、推车、氧气瓶、洗胃机、无针注射器等。
手术设备:手术床、照明设备,手术器械和各种台、架、凳、柜,还包括显微外科设备。
放射治疗设备:接触治疗机、浅层治疗机、深度治疗机、加速器、60钴治疗机、镭或137铯腔内治疗及后装装置治疗等。
理化设备:光疗商务、电疗设备、超声治疗及硫疗设备。
激光设备:医用激光发生器、透析治疗设备、体温冷冻设备、急救设备。
其它治疗设备:高压氧舱、眼科用高频电铬器、电磁吸铁器、玻璃体切割器、血液成人分离器等。
3、辅助设备类
消毒灭菌设备、制冷设备、中心吸引及供氧系统、空调设备、制药机械设备、血库设备、医用数据处理设备、医用录像摄影设备等。
二、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可分为三大类,为诊断性的、治疗性的两大类和必备的医疗器械。
1、诊断设备类
物理诊断器具:体温计、血压表、显微镜、测听计、各种生理记录仪等。
影像类:X光机、CT扫描、磁共振、B超等。
分析仪器:各种类型的计数仪、生化、免疫分析仪器等。
电生理类:如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肌电图机等。
2、治疗设备类
普通手术器械、光导手术器械、辅助手术器械、放射治疗机械等。
3、医院必备的医疗器械
医院必备的医疗器械可分三类,具体的为:
第一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和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且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我国如今已经进入一个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6亿,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由于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以及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需求增强,因此未来医疗器械产品进入我国普通家庭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医疗设备产品进入普通家庭的步伐加快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新医改以来我国对医疗器械市场的扩容,新医改加大了我国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医疗器械产品也将显著受益,这是医疗器械产品进入普通家庭的前提。
其次,如今的医疗设备再也不像过去只有大型医院才有的复杂的、难以掌握的大型医疗器械,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医疗器械产品都逐步向电子化、小型化和智能化发展,它的使用也更简单和方便,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掌握,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最后,医疗设备产品进入普通家庭的步伐加快得益于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另外,医疗器械产品也逐渐从药店、超市等传统的销售渠道分离出来而转向专业的连锁店,人们购买医疗器械也更加的方便,消费意识的提升也促成医疗器械进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