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将如何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和规划?
<< 上海教职工健康促进行动启动,教工健康齐守护!
关于举办“春昇杯”医学创新人才大赛 (2024•上海)的通知 >>
中医药事业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健康委持续将中医药振兴融入到规划、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助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按照“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落实《“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进一步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础,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事业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做优做强中医药产业,拉动经济稳步发展。
围绕中医药养生保健等新型健康产品,推动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产品进入临床试验,推进健康用品制造生产;鼓励围绕中医治未病等服务,增加商业健康保险供给;不断优化中医药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指导部分脱贫县将中药材种植作为脱贫增收项目或主导产业,推动中医药产业成为巩固乡村振兴成果、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推动实施中医药现代化关键技术装备项目,提升中医药技术装备水平、产业创新能力及产业化水平,为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是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中医药“高地”。
“十四五”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190多亿元,支持包括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中医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群众就近享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中医药健康服务,切实增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引领中医药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全局性变化。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期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快推动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在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中进一步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促进中医药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下沉和均衡布局,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药的可及性极大提升。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人才在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去年还会同多部门出台了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等。
甘肃是西部中医药大省,为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支持甘肃中医药强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是支持甘肃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
在甘肃布局建设了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项目),1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1家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4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和1家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将中医医疗优质资源引进甘肃,助力增强甘肃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供给能力。

二是支持甘肃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支持甘肃34家县域中医医院建设“两专科一中心”,为1500余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馆,基本实现中医馆全覆盖。

三是支持甘肃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
省局共建甘肃中医药大学,全方位支持学校内涵建设,提升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甘肃中医药名家在全国影响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