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医生做好哪些方面
<< 互联网医疗的美妙前景
买家具不妨深入听取反对意见 >>
策略1:不可过于直接,切莫过于功利。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为《进化的台湾》,作者法号“大别山居11世”,一看就是位高人。作者提到参加台北国际书展的一些故事。他认真参观了很多个展位,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所有的展商都很和善很有亲和力(当然,来自某国的展商除外),这与其他行业展销会的情景有很大的不同。在其他类别的展销中,展销商总会非常急切地推销自己的产品。那架势几乎和失足妇女做生意的做法相仿了,所以很让人反感。而这些书商却完全不同,大家根本不谈生意,更不会推销书籍,而是直奔文化主题,比如聊书的作者,聊作者的思想,聊思想的品位,直聊得客人如遇见了知己般贴心。在如此语境中,客人会忘记这些商人的身份,会把他们当成学者一般仰视。那么在如此深度的交流之后,客人还会嫌自己钟爱的作品昂贵吗?
聊这个故事,我是想告诉那些太急于赚钱的朋友们,不妨先把赚钱的心收起来,弄点风月,谈点文艺,务几下虚,等把大家弄得警惕之心完全消除之后,再想钱的事情,那是不是更有奇效呢?
我始终坚信,真正会赚钱的人是不会一天到晚念叨钱的。钱是多么肮脏的东西啊,你不怕脏了你的灵魂也得担心会脏了你的智慧啊。一旦你的智慧都被钱这东西污染了,怎可能想出赚钱的好主意呢?
由此必须回到一个严肃的话题,那就是产品的质量问题。我总以为,在谈论赚钱之前首先要把产品做得到位,只要你的东西好用了,客户们必然会嗷嗷叫着争抢你的产品。到那样的时刻,你还用羞答答地找用户要钱吗?
“大别山居11世”的故事告诉大家的道理就是,做事情之前先不要讨价还价,不能总想着回报。做事的心过于功利了,反而会影响做事的热情,最终必然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都不能保证,赚钱不就成了某种梦想了吗?
策略2:做好弹性收费,不可强取豪夺。
直接收取费用,或者设置机械死板的收费规则,最终都会影响用户的体验。这是很多项目收费失败的原因。产品对于用户来说,实际上是一款工具。用户体验好了,多数人是愿意主动付费的。这样的事情在很多行业中都可以看到例子。所以一定要给用户自己选择的权利,让其完成体验之后再考虑是不是值得付费。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是自觉自愿的,绝对不能强求。一旦用户有被迫的感觉时,哪怕是非常微弱的感觉,大家都会如小贩遇见城管一般散去。那样你便什么收入都不会有了。
策略3:不可过于精明,要懂得装傻。
收费项目设立的时候,很多产品会制订极其严格的收费细则,唯恐有坏分子逃费钻漏洞。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非常致命的。做生意要有一个菩萨心肠,要宽厚一点,仁慈一点,在钱的问题上要懂得装傻,要让用户感觉占了你的便宜。本国有句粗话,叫便宜不占是王8蛋。当用户真的感到占了便宜而时刻都想泡你那娇滴滴的APP时,你还担心你自己赚不到钱吗?
策略4:收费的对象问题。
网络医疗项目的用户,表面上看主要包括医生和患者两个群体。大家一般的做法都是先向病人收费,然后与医生进行分成。大家都在这样做,但这样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所有的费用必须由病人扛啊?医生有没有义务向你缴费?这个话题其实并不深刻,我不想点得太明。如果大家能把这个问题弄清楚的话,相信产品必然会上一个新台阶。
策略5:要懂得曲线救国,要发掘潜在的用户。
网络医疗是个医疗产品,而与医疗相关的业务有多少啊,大家有没有想过此问题?那些药商、器械商、医院、门诊、美容院、健身房等等机构,他们的钱烫着你的小手了吗?你赚不得啊?那你为什么要总盯着病人的钱袋子不放呢?
策略6:开动脑经,想一些更奇妙的策略。
最近公众号《医学科技频道》的主编阿雯小姐频频向我约稿,我对他们的文章进行过密切的关注。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名人写的文章,说的是作者自己装修房子时遇到的甲醛对健康影响的问题。文章写得很好,开始时,我以为是个不错的健康科普文章呢,谁知文章最后竟然很自然地为某家健康产品做起广告了。我相信多数读者是不会排斥这样的做法的。作者非常用心,在大家获得知识和乐趣的同时捎带点私活,这行为你能说可耻吗?
这是种高明的弄法。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绝不是向那作者学习,来宣传《医学科技频道》这个公众号的。我是想劝大家真的要多动动脑子。人长着脑子是干什么用的?是用来思想的。思想得多了周到了,妙招就有了。这就如扯蛋,其实也无他,唯手熟尔,如果你也经常扯认真扯的话,肯定会成为比野医生更高明的专家。
最后总结一下医生的意思吧,要想从线上赚钱,完全是可行的。只要大家有决心赚,说不定会如马云老先生一样,赚得不要不要的哩。
更多新闻来自诗烨医用家具网:输液椅、陪护椅、护理床、抢救车、药柜、不锈钢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