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医疗经济发生了哪些大事?
<< 医院装修设计的人性化处理
医疗器械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
在过去两年里,所有会让人对中国医疗经济感兴趣的问题中,没有什么比中国公立医院持续入不敷出和医生收入始终偏低更为重要的了。我们听到的每一桩发生在中国医院里的腐败丑闻,其根源核心都在于:中国公立医院资金严重不足,且医生收入偏低。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医院里的腐败问题?战略咨询公司创始人Benjamin Shobert 在福布斯中文网刊发的文章中,有值得关注的观点。
对于置身于中国医疗经济的企业和投资者而言,说2014年喧嚣之中不乏干货未免有些轻描淡写。去年中国出台了许多让人感兴趣的新政策,但当然也有许多中央政府的措施用意虽好,想要让普通家庭受惠并激励医疗卫生行业发展,但在落实到基层和报销机制上时实际效果却与政策初衷脱节的情况发生。
总的来看,除了中国政府对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出天价罚单以外,中国政府为私营部门创造了大量活动空间。这意味着,中国的医疗器械设备、制药和新医疗服务市场依然强劲。去年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公司,今年很可能还将继续受益。话虽如此,中国医疗经济有哪些最重大的事情将在2015年浮出水面?以下是我们眼下关注的七个问题,可谓2015年中国医疗界的七件大事,今年各公司和投资者应当全程密切留意。
1.许多最大的医疗改革将于今年完成,例如允许外资进驻医院和老年看护领域;但眼下医疗经济需要的是更多渐进性且基础性的政策调整。一个例子是有必要加快落实允许医生在多点执业行医的改革。另一个例子则围绕着家庭医疗保健,过去三年来我们对该领域做了大量分析报道。中国已经向允许外商独资企业进驻医疗和老年人看护行业非常积极地迈进;然而,特定类型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诊所和家庭保健服务仍归中国卫生部门管辖,而现有的监管机制还无法对这些不同类型服务的提供商进行适当划分。其结果是,想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运营商,在医院监管架构下难以实现成本效益,很多情况下这些运营商发现自己需要遵守的那套监管体系原本是针对大型医院项目来设计的。这些审批流程缺乏灵活性,不能针对更精简的医疗服务提供模式来进行简化。实际上,外资公司到头来要么在其正式许可范围外运作,要么变通着通过审批,但其中太多漏洞和行不通的地方。这类改革大多是医疗保健提供方所亟需的,中国在这方面最需要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但该领域的监管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具体服务调整要求。
更多新闻来自诗烨医用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