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百科 > 行业资讯 > 病区抢救车管理的规范化
新闻中心
病区抢救车管理的规范化

<< 药店多元化发展
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分析 >>

 病区 抢救车 管理的规范化

 

    病区急救车管理现已成为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内容,在当前急救护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急救车药品及器材处于应急状态五定管理(即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起到了较好地规范。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都是采用“分管护士定时检查、护士班班交接、护士长每周检查、护理部组织质控检查”的具体方法使五定管理流于形式既耗费了护士的大量时间又使抢救效果不理想而且在检查的过程中往往急救药械管理质量不达标甚至在抢救的过程中,严重影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存在很大的隐患。带着这些问题我科采取了相应的管理对策进行管理不仅减轻了分管人员的压力节约了时间而且保证急救药械完好率达到100% , 提高了抢救的工作效率杜绝了纠纷。

1 旧的管理模式存在不足

    药物没按专科分类种类多急救车物品繁多对所有急救物资混合存放包括注射针剂、口服药、急救盒等,没有分类每班只对主要药品进行交接每周由分管人员全面检查但不固定具体时间。

    药品有效期不统一抢救人员不知道药品效期绝大多数针剂有效期或标识都在包装盒上针剂上只标明生产批号而药房批号更换过于频繁造成一个药盒内药品批号有效期不同也不便于检查、使用。

    补充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生产批号及有效期混放有效期没有规律有的是两年有的是1年半使用时容易造成药品过期工作中如不能清楚地识别出来将造成严重后果。

    针剂标识易掉由于每一班均进行交接部分药品长期不用而摩擦易致针剂的标识摸掉难以辨认只有丢弃造成浪费。

    物品数量不固定护士在抢救病人后不清楚车内物品的具体数量和位置进行清理及补充时带来很大困难,往往导致缺物品。

    车内物品容易丢失由于个别年青护士自律性较差或部分医生为了方便自己把急救车当普照通治疗车在急救室内虽未抢救病人但随便在车内拿物品使用后未及时补充导致真正抢救病人时缺物品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2 对策

    严格实行五定管理对病区急救车上的药品及器械根据抢救要求按品种、数量的基本要求配备到位(可视情况适当增加) , 并指定固定位置进行存放做到既统一又相对独立。如公共药品按护理部要求科室每种药备有4支基数专用药品按不同专科科室备用专科用药基数为4,另外视情况将专科需要用药但基数不够者可增加到10放入车内指定位置存放备用并有外包装盒盒上有醒目的标识。由分管急救车的护士每周一检查。

     对于药品效期不统一容易过期及接班检查频繁将针剂标识摸掉我科将急救药品建立效期档案将每种药的药名、批号、有效期、失期日期以表格形式打印好一并放入急救药械接班本中每周进行药品效期检查时只需要看效期档案。当急救药品使用后进行补充时看与档案是否相符如不符及时更改效期档案。增加新的信息。

    对于物品数量清理我科将车内物品数量及放置列出祥细清单打印过塑后贴在急救车盖上当护士在抢救病人后清理补充物品时对照清单进行补充非常清松而且及时准确深受护士的好评。

    为进一步加强管理采用急救车的封条管理当每周一分管护士检查及使用急救车清理后急救车使用封条封条内容为急救车处于备用状态签名及时间。以示车内药械经过检查无误并对其负责。要求全科人员加强自律性非抢救病人不允许拆急救车当有抢救病人用急救药械后白班当日补充完整并帖上封条分管护士不在由主班负责完成中班或夜班使用急救药械后不能补充的药品或物资及时向下班交班由白班完成最长时间不允许超过24小时并作为纪律规定。

3 体会

    对急救药械进行改革规范化管理保证急救车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急救车的管理质量便于抢救和使用杜绝了不必要的纠纷。放置规范且种类数量相对实用急救时做到准而快地执行医嘱赢得社会经济两个效益的肯定。结果实施三年来急救药械完好率为100%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