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百科 > 行业资讯 > “装嫩”、“卖萌”或有彼得·潘综合症
新闻中心
“装嫩”、“卖萌”或有彼得·潘综合症

<< “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是2012年主要任务之一
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分析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随着“装嫩”、“卖萌”等词汇的流行,不少人发现身边多了这样一类人群:虽然他们都已成人,但行事依然带有孩子气。

    有专家指出,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沉溺于自己的幻想而拒绝长大,那么这些人可能患有彼得·潘综合症。
 
    1.专家表示“爱过度”和“爱缺失”是一病因

    根据对“装嫩”、“卖萌”等人群行为的分析,专家认为,这类人首先可能是心理发育的问题。譬如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从小就缺乏一个系统的发育过程,没有充分得到父母的爱,所以等他们长大后,缺乏安全感,并且害怕跟社会接触。

    另一个极端例子就是城市父母的爱过度。这些家长因为对孩子过度溺爱,造成他们心智没有得到磨练,因而在长大以后某些行为就会表现得很幼稚。

    2.或与焦虑症等表现出病态心理

    虽然从目前来看,关于彼得·潘综合症的说法并不容易为人所接受,但专家表示,这种疾病药房设备在临床上与焦虑症、抑郁症和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有相似之处。

    还有一部分人出现焦虑症或抑郁症,对社会产生焦虑,因为存在社交障碍而不敢面对社会,这也可能导致出现彼得·潘综合症。从这个角度而言,他们的病态心理就更加明显。

    3.迟早会有面对现实的一天

    说到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应如何治疗,这就需要家人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了。正所谓“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他们总有面对现实的一天,家长要鼓励他们早一天面对现实,学会承担责任。

    此外,鉴于该病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并可能与其他疾病共同表现。专家建议,这类人群可以找到心理医生进行协助治疗。包括角色扮演、行为疗法等多种心理治疗手段,可以帮助他们重建责任感,逐步掌握与外界沟通的能力。

本文摘自39健康网,上海医院家具网整理发布,欢迎阅读转载:http://www.shshiye.com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